经开区行政审批局立足区域实际,聚焦城市更新中的难点堵点,以创新驱动、改革破局,通过分类施策精准服务、流程再造提速增效、数字赋能智慧管理,探索出一套城市更新审批服务经验,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一、分类施策精准服务,破解问题诉求“梗阻点”。一是实施老旧片区综合改造工程提升城市形象。从审批环节入手,以联合审查意见替代工程规划许可,解决老旧片区基础设施老化、功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;对不新增面积、不改变结构的项目,实行告知承诺免审施工图。长峰邻里项目改造秉持“微改造、精提升”理念,拆除原有市场大棚,重新敷设水电暖气管线,规划农贸市场、社区服务、文化休闲等功能区,改造提升建筑外立面和亮化照明,整个商圈环境焕然一新,居民幸福感大幅度提升。截至目前,已完成24个老旧住区的宜居改造项目审批,惠及居民8000余户。二是更新市政公用管线工程保障配套设施安全运行。前期策划阶段,审批部门为项目单位提供政策咨询、施工图纸审查、招投标服务,协助完善前期手续;项目审批阶段,加强与供水、供电、供气、供热等市政公用企业的协同配合,推行联合踏勘、并联审批等,确保项目顺利实施。将老旧住区的管线改造与小区整体提升同步进行,提高改造效率,降低小区改造对居民造成的扬尘噪音、出行不便等影响。三是加快老旧厂区建筑转型提升城市活力。针对闲置或低效利用的老旧厂区与建筑,出台《关于既有建筑调整使用功能规范审批工作的实施方案》,通过正负面清单评估、申请人承诺、多部门联合认定的模式,快速确认老旧厂区建筑功能调整可行性。如华能电厂闲置工业厂房改造为游泳馆项目,多部门在确认其建筑结构安全、周边交通及公共设施配套状况后,快速完成功能调整认定。推行“容缺受理+并联审批”,审批时限压缩超30%。改造后的游泳馆既盘活闲置资源,又填补区域体育设施空白,实现从“工业锈带”到“发展秀带”的转变。
二、审批流程集成再造,打通项目落地“高速路”。一是“一窗集成+并联办理”,压缩审批时限。设立城市更新项目审批服务专区,将规划、建设、城管等10余个部门的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专区办理,实现“一窗受理、集成服务”。二是定制“主题套餐+帮办代办”,提升服务精准性。梳理老旧小区改造、商业街区提升等10个城市更新项目“主题套餐”,明确审批事项、申报材料、办理流程和办理时限,为企业提供清晰的办事指引。组建帮办代办服务队伍,从项目策划、申报到竣工验收,提供全程帮代办服务。三是试行“租赁土地+工业项目”,盘活闲置资产。通过政策宣讲交流的方式及时把新的政策送到企业、镇街。盛世新型建材项目拟通过租赁土地方式实施工程建设,目前土地所有方与承租方正在商洽租赁合同条款,租赁建设有序推进。
三、数字赋能驱动,构建全周期管理“闭环办”。一是落实“一码通办”,打造智慧服务。为每个城市更新项目生成专属二维码,通过扫描二维码,项目单位即可获取项目管家、服务指南、相关政策、审批进度等信息,实现项目审批服务“一码知晓”。二是实行“一网通办+全程可控”,提升服务效能。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,实现城市更新项目审批流程标准化、规范化、信息化。对项目审批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,避免审批环节超时、材料缺失等问题发生,确保项目审批高效有序推进。今年以来,通过工改系统共办理城市更新项目审批事项10余件,审批效率提高30%以上。三是抓实“联合验收+长效监管”,保障项目品质。建立城市更新项目联合验收机制,建设、规划、消防等相关部门对规划执行、工程质量、配套设施建设等进行全面检查验收。加强对城市更新项目长效监管,建立回访制度,及时发现和解决后期存在的问题,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。目前,已对15个城市更新项目进行了联合验收,对5个已交付使用项目进行了回访,有效地保障了项目品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