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聚焦教育民生领域,市大数据局会同市教育局依托“爱山东”APP开发“数通家校”模块,升级数字化惠民系统,重塑数字化管理体制,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,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惠及百姓群众,不断提升教育数字化发展水平,为数字政府建设贡献力量。
强化场景应用 促进惠民办事“更便捷”
系统梳理教育服务高频事项,依托“数通家校”搭建教育办事服务“线上窗口”,将入学报名、课后服务等高频事项纳入线上办理范围,扩大电子证照应用场景,提升“全程网办”服务效能。一方面,升级现有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功能,将身份证、出生证、房产证等各类电子证照纳入线上应用场景,2025年秋季学期累计线上受理义务教育学段报名申请28420人(不包含荣成和乳山),幼儿园学段报名申请7390人,对符合大数据核验条件的报名全部实现“零证明”办理。另一方面,创新开发中小学课后服务模块,建成集排课、选课、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课后服务平台,覆盖全市193余所中小学,累计上线发布“校外素质课程+校内校本课程+自主拓展课程”等5280个课程资源,依托线上系统动态收集家长反馈的评价意见,实现课后服务在报名、选课、排课、师资和班级等方面的全过程、数字化管理。
强化数据分析 促进教育管理“更高效”
全面推进“减证便民”向“无证利民”转变,开发教育信息管理系统,搭建教育工作者基础数据库和学生荣誉证书库,累计汇集30798名教育工作者基础信息,收录市级、区级学生、教师荣誉证书20147份,为教师、学生提供信息查询、调用、下载和电子印章加盖等服务,实现数据“一次采集、多次使用”。针对教育教学管理的高频场景,开发问卷调查和健康台账在线填报服务,简化传统教学管理中填报、收集、统计等线下流程,探索学生数字化档案管理。目前,问卷调查模块共收集调研问卷20万余份,学生健康台账模块共统计全市24余万名学生的健康信息,为决策的意见征集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,增强教育系统数字化决策能力。
强化资源汇聚 促进优质教育“更普惠”
建设并完善数字化教育资源库,在“数通家校”特色专区上线“名师辅导讲堂”服务,拓展义务教育课后服务的时间、空间、形式和内容,为学生提供课后个性化学习渠道,为普通教师提供名师优质课程资源。遴选名优教师450余人,每周跟进全市教学进度、紧扣学情重点难点,同步上线小、初、高3个学段17个学科优质课程,开展重点难点知识讲解、考前辅导等服务,供有需求的学生、家长、教师课后时间免费使用,形成对线下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。每周五定期发布“威海名师辅导讲堂”课程表,辅导课程资源同步在“名师辅导”服务中上线。自2023年4月21日正式上线以来,已连续开展23期,制作课程资源844个,观看超过94.5万人次。